.

出口电子产品3C认证真的那么重要吗

首先什么是3C认证呢,全称为“中国强制认证”,是一项强制性的认证制度。这项制度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CCC认证的实施对象会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联名公布的“强制产品认证目录”中公示。

该认证过程包括在中国进行的产品测试、初次工厂审核以及随后对列入CCC目录的产品进行的年度跟踪检查。相关产品取得CCC认证后必须在产品上带有CCC标识。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从年8月1日起,对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从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识的产品,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之所以需要3C认证是因为,离子电池、电池组、移动电源等设备由于使用了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在运输、存储、使用和回收的过程中,存在引发过热起火、爆炸等潜在风险,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所以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不合规产品流入市场,造成潜在的危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它们实施CCC认证管理,在出厂、销售、进口前,需要按照认证规则实施产品检测、工厂检查等。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标准依据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而移动电源的安全标准依据为《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认证实施规则方面,对上述产品开展CCC认证,依据的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

在具体操作上,CCC认证包括设计鉴定、型式试验、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以及获证后的跟踪检查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的选择会根据产品的性能,对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进口产品的风险状况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会制定和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规范和认证规则。对于一些安全风险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的电子电器产品,则不再实行CCC认证管理。同时,认证规则应当包括适用的产品范围、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认证模式以及申请单元划分原则或者规定等内容。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涉及的商品编码主要有理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其他锂离子蓄电池等,属于实施进口商品检验的范围。海关将在进口通关环节对CCC认证获证情况实施入境验证,并抽批实施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冲击、过度充电等安全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