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程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

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477496.html
                            

中国化工学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以“绿色引领创新使命驱动未来”为主题,定于年4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旨在探讨在工程能力建设要求下,化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多元化模式,夯实化工学科的基础研究,推动化工学科与新兴学科产业的交叉和创新,引领绿色化工体系的发展,加强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化工科技人才培养,探索世界化学工程能力建设体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从而更好服务于基础研究、新型科技和产业创新,为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撑。

论坛议程(截至3月29日)

(一)开幕式主论坛4月15日上午

1.思维卓越的绿色工程教育

——钱旭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2.加强绿色工程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卓越工程师

——辛忠,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3.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王孙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4.题目待定——傅向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二)四个平行分论坛4月15日下午

分论坛一:绿色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创新

1.新时代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

——丛杭青,浙江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导

2.绿色工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黄婕,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3.题目待定——郑妍妍,清华大学化工系实验教学中心

4.工程能力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关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5.面向新工科建设践行绿色理念——基于热学课程案例

——房毅,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6.绿色发展理念在化工实验教学中的践行

——徐菊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实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

7.VR技术在工科专业实习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孙贤波,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8.绿色工程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调查研究

——周玲,华东理工大学高教所所长,教授

分论坛二: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工程伦理培养

主持人:王铁峰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

版块一:主题报告(2:00-3:30)

1.在专业认识起步阶段渗透SDGs教育的实践初探

——朱兵,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2.工程认证中的通识教育

——吴雪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3.EHS通识教育体系设计和实践

——修光利,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版块二:通识与工程教育介绍(3:30-4:40)

4.工程伦理原理和教育

——袁希钢,天津大学教授

5.浅谈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领域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隋刚,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6.题目待定——张正国,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

7.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陈丰秋,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书记、教授

8.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思考

——贾红华,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9.四川大学面向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实践

——吉旭,四川大学教授

10.化工一流专业面向新工科的工程伦理教育与挑战

——贠军贤,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版块三:通识与工程教育研讨

与会嘉宾座谈交流讨论

分论坛三:化工高等教育及专业认证

1.化工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与思考

——唐旭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

2.化工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夏淑倩,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工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

3.持续改进,提高质量——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与认证思考

——李翠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学院院长,化工专业一流专业负责人

4.从质量监控走向质量自觉——专业内部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艾宁,嘉兴学院教务处处长,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业认证资深专家、组长

5.聚焦课程目标达成,建设国家一流课程

——潘艳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认证委员会化工专业分委会委员,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

6.“守正融合创新”-南京工业大学创建国家一流化工本科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汤吉海,南京工业大学副院长

7.目标导向的一流课程教学实践—以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课程为例

——黄守莹,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英才副教授,线下一流课程核心成员

分论坛四:学科交叉与未来工程师培养

1.化工学科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探索

——张正国,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2.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化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范益群,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3.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

——钟秦,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4.面向社会需求的交叉背景化工工程师培养的思考

——韩晓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生物分子与化学工程系主任

5.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工+”创新型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

——叶俊伟,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6.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潘鹏举,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

7.学科交叉、以赛促学-基于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的本科生培养

——方柏山,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教授、福建省教学名师

8.未来化工工程师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思考

——刘清雅,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9.面向化学产品工程的化工教育思考

——周兴贵,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三)主论坛闭幕式4月16日上午

1.化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

——张凤宝,天津大学副校长,化工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委会主任

2.复合型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梁斌,四川大学副校长,化工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

3.工程伦理——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赵劲松,清华大学化工系

4.碳中和目标下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

——李伯耿,浙江大学教授

5.从工程创新到工程实践

——杨卫胜,中国石化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目前论坛还有少量线下注册名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