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待学生用心用情这位莞工老师荣获东莞市

北京哪个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日前,东莞市公布了年“最美女性”名单,我校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李楠老师荣获“最美女科技工作者”称号。

“很感谢学校、学院给予我的支持,作为一名基层老师,获此殊荣深感荣幸。我会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对学生永远怀揣一颗热枕之心。”这是李楠得知自己获奖后的感想。李楠不仅是一位科技工作者,还是一名高校教师,在家庭中她还承担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肩负起几重身份的李楠在不同的领域里用心用情,绽放光彩。

对学生用心用情

是她作为教师的第一准则

“将课本的知识和最新的热点时事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仅让学生易于接受,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在课上,李楠总能让听课的同学时刻保持专注,这得益于她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在新学期的公共关系课上,为了解释“危机公关”的概念,李楠提到年冬奥会上,韩国队因出现多次犯规而对东道主的中国提出质疑时,当时国内的多家媒体引用了权威官方的解释内容,在短时间内将舆论压力消除,国家也很好地完成了一次危机公关的处理。

在线教学期间每周李楠回到办公室给同学授课

除了课堂教学外,李楠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她认为要把专业知识和创新赛事相结合,达到“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她积极指导同学们参加了多个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并取得了不俗佳绩:李楠先后被评为年广东省创青春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华南赛区)优秀指导老师等;李楠指导的学生团队也获得了年教育部“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国赛铜奖、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教主赛道银奖等优异成绩。

对学生的热心细心,让李楠在学生群体中有了很好的口碑。谈起指导学生参赛的经历,李楠认为培养学生具有传帮带的精神十分重要。“正如今年团队成员要求不超过十人,但是我们团队有20多人,其中有些学生愿意不挂名参与到团队工作中,我相信明年这些学生就能担任主力。”不仅如此,得益于长期与企业合作积累的经验,李楠会指导学生参照现实公司企业的运营方式,让他们在运营、财务、营销等方面进行实操,更好地理解创业项目的意义。

“我不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团队只会模板式作业,他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实际问题灵活操作。”李楠协助同学获得行业一手资讯后,她还会帮助学生运用好团队的核心技术以及完善管理模式来实现团队项目的优化。对于指导的同学,李楠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她会从学生身上挖掘出闪光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科研实践上不断成长与发展。级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钟宇航参与了李楠指导的运动头盔及可穿戴装备的研发项目,“李楠老师会仔细分析我的专业能力,为我的大学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对我影响颇深。”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校赛选拔,进入“挑战杯”省赛决赛环节。

对科研细致用心

让她的科研道路成功“减阻”

最早从事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康复辅具研究的李楠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在经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的指导后,她发现体育和大健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尝试通过3D打印的方式去完成个性化高端的体育运动装备定制。”年底李楠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科技冬奥专项项目,带领学校雪车头盔研发团队参与到国家队的雪车头盔研发工作中。

雪车是冬奥会速度最快且观赏性极高的项目之一,胜负常在毫秒之间,因此对硬件要求十分严格。“雪车的制造研发固然重要,但是配套设备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李楠团队运用3D建模、3D打印技术,通过采集运动员的数据,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定制雪车头盔,以达到能贴合每一位运动员实际需求的效果。同时,该款精心“智”造的头盔使用了中国航天T碳纤维材料制成,重量仅约1.1千克,比之前国家队使用的头盔减少了克,有效地为运动员减少了负重。在减重的同时,头盔内部材料缓冲层还采用了3D打印点阵结构,在抵御头盔在遇到碰撞时的各种冲击力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运动员的头部。“依靠我们的核心技术,国产雪车头盔的硬度比美国标准增强了50%多。”李楠介绍道。

“时间紧张,从参与这个项目到冬奥会举办相隔不到一年半,研发周期短,我们只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李楠坦言,时间紧迫是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幸而每位成员都抱着必须完成的决心,一起加班加点在实验室反复测试实验,最后赶在交工期前把成果成功反馈给专项组。但相比时间的问题,如何解决“减阻”问题是李楠和她的团队在此次项目中最难攻克的关节。“‘减阻’是冬奥装备中考虑的第一点要求,既要满足原有的安全性能,还要保证力学性能,充分实现最大力度的‘减阻’。”经过多次的实验打磨,李楠团队决定采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建立的风洞原理,设计出具备“减阻”功能的空气动力学装备。

李楠参与其中的科技冬奥项目组在北京展览馆合影

“运动员需要的是研发产品,并不是试验品。而从实验品到量产产品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受到疫情影响,有不少工厂都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线进行生产,摆在李楠团队面前的难题是要如何做出一批产品。面对此困境,李楠决定求助以往合作过的相关企业,幸而在企业朋友的帮助下,李楠找到了能正常生产的工厂,并赶在国际雪联规定的ECE认证期前提交了雪车头盔产品。“能拿下国际雪联的认证,并且站上了冬奥这个大舞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家人的守望关心

让她敢于直面困难

在工作之外,家人的守望关心是李楠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不懈动力。李楠坦言,自己能用心从事科技方面的工作离不开她爱人陈盛贵的支持。同为学校老师,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陈盛贵主要研究方向便是3D打印领域。在李楠的科研工作遇到技术瓶颈时,陈盛贵会结合自身经验告诉李楠如何去解决问题,并借助实验室设备协助她的科研实验。“最早是因为国家残疾人田径队的队员在我们学校集训,他们有一些装备上的需求向我求助。因为残疾运动员的装备较为特殊,需要对制作的设备进行改造,但我对结构设计和机械设计方面并不了解,是我爱人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专业意见。”

后来在陈盛贵的指导下,经过不断学习的李楠已经可以从一些简单设计,再到进行灵活的动手操作。而在李楠忙碌于科研工作的时候,作为另一半的陈盛贵也是果断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让李楠能安心开展科研工作。

尽管李楠的工作十分繁忙,但她从不吝啬对女儿的陪伴,教育的时间从未缺少。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李楠还会给女儿讲述一些和3D打印相关的小知识。“我女儿也深受我们的影响,对3D打印很感兴趣,现在的她自己也会用3D打印机制作一些小物品,比如写字笔、小玩具等。”于李楠而言,教师和科研工作占据着她生活的一部分,但家庭一直是她心灵憩息的“港湾”。

“没有会与不会,只有你想与不想,做什么事任何时候都不晚。”这是一直伴随着李楠的座右铭,这也是形容她最好的一句话。从一名体育老师,转型到体育设备设计开发,这离不开她的坚持。“在未来,我会更坚定继续走科研这条路,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想了解莞工的你还可以看#文字来源

陈睿瑶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图文编辑

李旭琪一审

李旭琪二审

蔡耀蔚终审

叶妙娴点赞、在看,双连支持我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