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是由具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活动。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据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截至年3月,全国共有有效认证证书万张,获证企业80万家。截至年3月,我国有效认证证书数为万张,获证企业数80万家。其中证书数10万以上的省份六个,分别为广东张、江苏张、浙江张、山东张、上海张和北京张。
认证有很多作用,简单讲,可以用三个“证”来说明:
(1)产品的“信用证”。相当于第三方证明证人的作用。当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时,选择有认证标识的产品,质量会更可靠一些。如笔记本电脑在包装盒或底面会有一个CCC的认证标志,说明这个产品通过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超市里贴有“有机产品认证”标识的食品,说明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产品更安全,吃着更放心。
(2)企业管理水平的“体检证”。一个生产企业在获得证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与标准的对照,发现自身还有哪些方面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从而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或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在获得证书后,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工作来确保获得证书的有效性。这两个过程就确保了生产企业的管理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企业是可以信任的。
(3)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认证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定位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通过认证手段来评价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做法已经十分普遍,在某个领域获得国际通行的认证证书,企业或产品在这个领域就能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认证也分为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两种,按类型分为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服务认证、人员认证等。最好分类的就是按照类型分类了
a.体系认证类是针对工厂,公司,企业的日常生产、销售管理的流程的认证
b.产品认证类是针对电子电器、机械....产品进行的安全,电磁兼容、化学、物理、性能、材质分析、失效分析、成分分析....等认证活动
c.服务认证是针对与产品不同,服务的形成与交付往往同时发生,且受制于服务提供者和顾客的交互作用。因此,服务认证的对象是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某项服务,而不是服务提供者本身,也不是服务组织的管理体系。
d.人员认证是针对个人某方面技能获得的认证:类似最近比较火的碳中和管理师、面点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