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安徽人,大学毕业回乡种地,投资农业亏

这是第90期真实人物故事

口述:小牛

我是小牛,安徽人。

网上有个非常现实的话题:

“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未来谁来种地?”

在这个农业并不吃香的时代,我和妻子小徐是例外。

我们都是90后大学生,我年,小徐年。

我们出身农村,热爱土地。

大学选专业,我们放弃律师、会计、金融、计算机这些高精尖行业,决心投身农业。

(我和小徐在菊花大棚里)

家里世代务农,期待着我们鲤鱼跃“农门”,未来能在大城市有一席之地。

可没想到,我们脑子不开窍,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竟然还想“回村种地”。

大学毕业后,我们开始新建基地,搞农业、种菊花。

我和妻子小徐结婚时,没有买婚房,住在乡镇扶贫办给我们提供的老房子里。

别人都以为我们抛弃父母和家庭,躲在山里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农业代表的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知世俗而不世俗,在繁华中永留一抹天真。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亳州市,我妻子小徐是山东省潍坊市下辖的高密市人。

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同时考进山东农业大学,成为同班同学。

因此,我们才有幸在后来的岁月里相识相知,走进婚姻的殿堂。

小时候,我是留守儿童,父母出门打工,我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我是家里老大,要帮着长辈干很多农活,确实很累。

我们家乡主要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

上初中时,我就可以独自开着三轮车,拉粮食去卖。

当时那种三轮车一趟能装一两吨粮食,全靠我一个人装车、卸车,确实很累。

我就想,如果以后我有能力,我一定要改变这个现状。

(我在菊花基地里)

我觉得真正的农业不应该这么做,等以后农业发展起来,肯定不需要我再这么费劲地干活。

我家乡在安徽毫州,周围都是平原。

我感觉以后肯定会机械化,把人力这块解决掉。

现在,我小时候期待过的事情,全都成为现实。

现在收割、打农药、施肥已经全部机械化。

卖小麦的话,直接一个大车在地里就可以把粮食全部收走。

农户不需要下苦力,只用跟着去过一下地磅就可以。

所以,我初中时就经常看一些国外的农业文献、新闻报道,对农业很感兴趣。

我感觉中国农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高考填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了四个农业大学。

我出身农村家庭,热爱土地,但很少有人能理解我心中的热血和理想。

我家祖祖辈辈务农,父母认为搞农业没出息,期望我考上大学,以后离开农村。

所以,父母长辈都反对我填农业大学。

他们觉得学会计、教育、律师金融这些行业更好就业,以后可以在城里生活。

他们甚至觉得,我放弃学业去学厨师都比读农业大学好。

但我对那些都不感兴趣,一意孤行上农业大学。

在大学里,我和小徐互相吸引,最终成为真正的精神伴侣。

当时,我们农业大学里有很多创业团队。

学校会给部分资金,再招募同学加入创业团队,每个人再自筹部分资金,去搞创业项目。

(我们的菊花基地)

我们的创业团队有70名成员,我是队长,小徐是团支书。

因为这个源头,我们俩共同去做菊花创业这个项目。

我们用新模式去种菊花,做菊花茶,让菊花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正常情况下,一年菊花在9月份开始,持续到11月份。

我们还是做了一个反季节菊花,在每年6月份和11月份有两季菊花。

我们参加过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还得了省银奖。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小徐志同道合,相互扶持着在农业这条路上走下去。

大学实习,我们去农业公司体验过农业生活,打算继续种植菊花。

在农业方面,缺好项目,缺人才,就是不缺资金。

只要想法足够好,有很多老板愿意投资。

正好我们教授和公司有合作,公司老板听说了我们的菊花创业项目,和我们进行合作。

由老板公司提供资金,而我们负责技术,种菊花。

从前期承包土地,到后期种苗、育苗,包括种植、管理、加工销售,所有的整套流程都是我们负责。

父母还没死心,劝我去考老师,考编制,考公务员。

父母的想法没什么错,可我喜欢自由,我不想在固定岗位上呆一辈子。

所以,我们大学毕业后,拒绝一切外界诱惑,坚定地开启异乡创业之路。

我老家在安徽亳州,小徐家在山东潍坊,而我们的创业基地在山东临沂。

我们承包了亩土地种菊花。

我们住在基地里,有个小房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条件很艰苦,经常会停水停电,比较麻烦。

如果长时间没水没电,极度缺水,我们只能骑电瓶车去村里用桶装水回基地。

种菊花这个过程也很辛苦。

(我们在菊花基地的合影)

刚开始组建基地时,我们都不是当地人,听不懂当地方言。

小徐虽然是山东人,但两个市相隔很远,有东西跨度,方言区别大,很多话还是听不懂。

就相当于我们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话我们也听不懂。

教他们怎么摘菊花、管理基地,前期沟通很困难。

有时候,我和小徐负责的内容不一样。

基地比较大,事也比较多,可能她去其他地方负责其他事,我在这边负责这件事。

我完全无法和当地人交流。

当时我年轻,火气比较大,就出现很多问题,和当地人矛盾也多。

比如我们想去租地,总会有一户两户不想租。

他们想法不一样,有人想在自己的农田里面盖房子,有人想继续种地。

记得有个妇女,她有一亩多的土地,我们跟她纠缠两个月,她才把地租给我们。

真正谈下来的那刻,我们的成就感相当强。

而且,我们按照有机的种植模式来种菊花。

毕竟菊花茶可食用,我们不打化学农药,地里虫害特别多。

有种我们叫“地老虎”的虫子,长得肥肥胖胖的。

我们刚把菊花栽下去,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棚里所有菊花苗都被它咬断,

给我们干活的邻村阿姨劝我们打农药,但我们坚持人工除虫。

人工在田里挨个查看,看哪颗菊花苗断掉,就把菊花苗刨出来,底下绝对会有虫,再把虫子捡出来。

(新建菊花基地的时候)

现在回忆起来,这些都是5年前发生的事,印象已经没有那么深刻,甚至觉得这是无所谓的小事。

但当时,我们也会感觉非常崩溃,徘徊、迷茫。

因为和别人合作,很多我们坚持去做的事情,合作方都不能理解我们。

我们坚持要人工除草,人工摘菊花,工人工资是笔不小的开支。

比如摘菊花,如果按摘花的斤数算钱,可能大大小小的菊花都会被摘进去。

品质无法保证,对菊花的伤害也比较大。

那种按照摘花斤数算钱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做药菊,而我们是做茶菊,观赏性比较强。

所以我们都是按天算钱,农业的人工费比较低,每个人摘一天花的人工费60块钱。

像除草之类的活,每个人一天除草的人工费要元。

后期,我们在地里铺防草布。

这算是比较简单的有机除草方式,铺上后不需要人工额外除草。

我们花了1万多块钱,把基地都铺上防草地布,接下来五年时间都不需要除草。

前期投资1万块钱,后期省掉5万甚至是10万人工除草费用,更加划算。

但相对除草剂来说,这样的花销还是很大。

合作方就无法理解,希望我们打除草剂。

我们据理力争,跟他们讲打除草剂的弊端,这毕竟是喝的茶,农药泛滥不太好。

后来实在不行,我们只能垫钱去做这件事。

(带人参观菊花基地)

搞农业就是这样,前期需要不断投资,很久只能可能才会看到后期收益。

幸好我们种菊花回款相对较快,因为它的周期相对较短。

年底等到菊花产品回款,我们才把钱拿回来。

但农业投资本身就是场豪赌,前期可能很多钱花出去,要很久之后才能看到效果。

包括那些很有钱的大老板,投入上千万、上亿的资金,仍然没搞出什么名堂。

可惜的是,往往在看到效果之前,很多人就已经按耐不住,选择退出。

我们种菊花是和老板合作,很多农业投资方面的事情,老板都不能理解。

像我们平时去其他地方学习技术,购买菊花苗这些,都需要很大一笔钱。

他们认为创业第一年,不能投这么多钱。

就算从长远期限来看,这笔钱花下去会更省钱,他们也不会去算这笔账。

他们就光想着眼前不能花这么多钱,投资有风险。

最麻烦的是,因为不了解销售,我们的菊花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

种菊花、生产菊花茶最多的地方是南方。

但我们的菊花茶拿过去之后,他们喝了都说口感更好。

(菊花茶售卖中)

但我们没把销售做起来,前期,我们所有销售全部依靠别人。

销售依靠别人,哪怕产品再好,别人都会给我们压价。

这样的话,利润空间会很低。

对我们来说,不是我们的菊花茶能不能卖出去。

关键是能不能卖好价格,付出和收入是不是成正比。

比如现在电商比较火热,当时如果我们把电商做起来,整条生产链才能正常运转。

但当时我们没有这个想法,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没有正确的销售策略。

我们按照有机标准来种植,不用化学农药,成本投入很高,后期的品牌宣传投入比生产成本更高。

这些成本不是靠我们两个人力量就能搞定的事情。

最后不得已,我们做出来的精品菊花茶,只能当成那种烂大街的批发产品卖。

如果我们形成自身的品牌,以我们的菊花茶质量,它不应该属于那里。

我们自己去跑过各地茶叶市场,但最近这些年茶行业普遍不景气,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们种的菊花)

又加上我们的菊花茶没有形成品牌,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宣传、销售链,就卡在这里了。

在我们刚毕业那一两年,菊花茶收入都非常可观。

但当时间耗光,前几年没有抓起来,后续几年就很难做下去。

我们衡量,考虑好久,决定把这个产业暂时先放下。

就这样,菊花种了4年,刚开始行情还好,疫情后行情急转直下,也没挣什么钱。

公司和我们的合作终止,我们只能放弃种菊花。

我们原来建立起来的基地转给别人,他们现在用来种蔬菜。

我们毕竟是跟别人合作,没有往里倒贴太多钱,损失不大,就是付出过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们想转型去做其他项目,特别是想完善销售链,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

去年,我们这边连续下好几个月的雨。

老百姓辛苦种的花生都在地里发芽了,有的就烂在地里。

因为季节温度,土壤这些因素,他们一年可能就种一茬花生。

就算刨去老百姓的人工费,光算上肥料、农药、种子这些开支,都是笔不小的开支。

结果一场涝灾,几乎导致他们颗粒无收。

他们觉得很可惜,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地里捡花生。

(我在焊接菊花基地里的管道)

平时我们做自媒体,考虑很久之后,决定帮他们把没有坏掉的那部分花生卖出去,帮他们收回一点成本。

当地花生特别好吃,颗粒饱满,品质没问题。

但我们在销售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就是,花生不是我们想收什么样,就能搞成什么样。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想收颗粒饱满,卖相好的花生,但这边机械不发达,无法筛选。

周围也没有做这方面的企业,我们自己靠人工筛选,成本真的很高。

做过一次之后,我们只能把销售农产品这件事暂时先放下。

我们想先搞一个自己能决定得了的项目。

像花生、地瓜这些产业,我们没有那么多资金做支撑,一上来就改变它的话,难度太大。

我们吃过一次亏,打算做步骤没有那么繁琐的项目,轻量化运营。

而且,以前做菊花茶涉及到食品行业。

包括食品生产许可认证,食品流通认证等等,还有合规厂房,这些东西要求都比较严格。

于是,我们开始种多肉。

相比起来,种多肉更加简单,它属于花卉,我们的亩数又很小,风险更低。

(我们种植的多肉)

这次种多肉和之前种菊花情况不一样。

菊花是和别人合作创业的模式,亩数比较大。

我们种多肉就是纯属于我们两个人自己的创业,没有其他合伙人加入。

再加上当地做自媒体的人少,我们又属于大学生异乡创业,政府给我们提供过很多帮助。

我们现在住在政府分的房子里,在院里种多肉,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

因为在农业这条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

有人觉得手里有几十万资金,农业前景很好,就想加入。

实际上,农业行业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简单。

外行人可能觉得几十万、几百万的投资已经很多了。

一旦涉足农业,可能上千万资金都不够亏,一定要慎重,开始之前就想好各个环节怎么运营。

有些人完全不会考虑销售的问题。

比如想种菜,用几十万建大棚就开始种菜,觉得只要种出来,肯定能卖得掉。

这当然不是问题,不管种什么东西,肯定都有人买,关键是价格跟投入的成本是否成正比。

还有人觉得,农业挺好做,这么多老百姓都种地,有什么好难的。

但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农业没想象中那么简单,不得不慎重。

(工人们在采摘菊花)

所以,我们现在对农业投资很谨慎,想做小而精的项目。

后续,我们想不断在农业这条路上摸索。

我们接触过很多当地老百姓,他们种植的粮食多,真的很辛苦,很累。

可惜,这些很好的农产品,会因为没有销路,最后卖不出去,烂在地里。

也有一些投资方,他们比较有钱,但是把钱用来建设大棚,房子,在土地改良方面反而不够重视。

还有些老百姓为一时的利益,特别喜欢打农药,导致很多东西可能都不敢吃。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农业模式,打出品牌的同时,帮当地老百姓解决销路问题。

当我经历过真正的农业生活,我很庆幸当初坚持了自己的理想。

以前,我们生活在农村家庭,很少有机会离开农村。

搞农业后,我们有机会全国各地跑,和行业内的专家、企业家交流。

虽然这个过程很苦,很累,但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亲身体会到农业生活带给我们的成长和蜕变。

大学毕业后,我们基本没靠家里人帮助。

全部都是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和打拼出来的,走过很多弯路。

如果以现在的角度去看,我可能会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但仍然会坚定地选择农业这条路。

(我在整理大棚的棉被)

大部分农村孩子都会觉得农村生活很苦,长大后要走出农村,一辈子都不回来种地。

但我觉得,中国农业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大学开学第一天,我们学校院士就跟我们说,要敬农,爱农。

我们敬畏和爱护的不仅是农业,还有农民。

因为我们本身的家庭生长环境,也在大学里受过熏陶,我感觉这个农业确实很有发展前景。

而且,我们来自于农村,从小接触土地,我们对农业有特殊情感。

民以食为天,土地能长出来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解决人的食物需求。

我觉得这件事情很神奇,每一片土地都值得我们热爱、敬畏。

我们有理想,有目标,热血难凉,未来,我们会一直在农业这条路上走下去。

这是记录的第90个真实人物故事。

我觉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拥有感动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把你的痛苦讲述出来,你就会减少一份痛苦;

把你的快乐分享出来,你就会得到两份快乐。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请发私信给我

小鹿访谈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