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第1部分考试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与协议

1.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介质互连

起来,在操作系统的网络协议等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之间信息传输与交换

的系统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资源共享(硬件共享、软件和信息共享)

数据传输

其他:集中管理、分布式处理、负载均衡等

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

网络服务,由用户的主机和终端组成。

通信子网: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包含传输线路、

网络设备和网络控制中心等硬软件设施

网络协议:为了在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而预先制定的一整套

通信双方需共同遵守的格式和约定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网络覆盖区域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个人区域网

2按照网络交换方式划分:电路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数据报交换)

1.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1分层结构中,一个层次完成一项相对独立的功能,在层次之间设置通信接口

2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以垂直分层模型来表示:

A服务访问点SAP,两个层次之间通过SAP进行通信

B服务原语:在SAP上发送或接受服务原语实现服务的请求与提供

C协议:不同系统的对等层之间为了完成本层的功能而必须遵守的

通信规则和约定

(2)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是为同层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信规则的集合,含三个要素:

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等功能的控制信息,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

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即用户数据的

控制信息结构及格式

3同步: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即对时间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4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

(1)掌握OSI参考模型

七层结构:

物理层:透明地传输比特流,定义了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

机械、电气、功能、规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通过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建立通信联系,将比特流组织成帧

的数据单元进行传输,还包括一些地址、控制及校验码信息。

分为介质访问层MAC(实现共享信道的动态分配、控制和管理)

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实现

数据帧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息通道由多个中间节点构成的网络,在

网络中使用适当的路由选择算法为数据选路,建立逻辑链路进行

分组传输以实现网络互连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处于分层结构高低层之间,很关键。采用

的技术手段:分流技术、复用技术、差错检测与恢复、流量控制

会话层:进程之间的通信协议,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的通信

表示层:在网络需要的格式,和计算机可处理的格式之间进行数据翻译

应用层:包含利用网络服务的应用程序进程及程序接口

(2)掌握TCP/IP参考模型

网络通信协议IP是国际互联网的基础。由下往上分为4层:

1网络接口层:负责对实际的网络媒体进行管理,接受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

将其发送出去,或从网络上接受数据帧剥离出IP数据报交给

网络层处理。等同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

2网络层(因特网层):负责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保证数据报到达目的地。

3传输层:负责传送数据并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受

4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

(3)了解各层常用协议

物理层:RS-C、RS-、V.35、X.21、X.21bis及各种局域网物理层标准

数据链路层:局域网数据链路协议(LLC子层功能基本相同,差异在MAC子

层,有CSMA/CD、令牌总线、令牌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控制

规程如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TCP/IP协议中的点到点协议PPP、ARP、RARP等

网络层:X.25的分层组、IPX/SPX、IP网络协议、ICMP网络控制消息协议、

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BGP边界网关协议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传输层:TCP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UDP提供无连接通信不对传送的数据报

提供可靠性保证

应用层:Telnet远程登录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域名服务、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网络时间协议NTP

第二章局域网

2.1局域网基本原理

(1)了解局域网标准的类型和标准所在网络层次

局域网标准由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委员会负责制定,与

局域网有关的标准包括以下13种:

IEEE.1通用网络概念及体系结构

IEEE.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3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规范CSMA/CD

IEEE.4令牌总线结构及访问方法、物理层规范

IEEE.5令牌环的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范

IEEE.6城域网的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范

IEEE.7宽带局域网

IEEE.8光纤局域网

IEEE.9语音数据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方法及物理层规范

IEEE.10局域网信息安全

IEEE.11无线局域网

IEEE.VG-AnyLAN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16无线城域网

IEEE的局域网标准包含了OSI/RM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组成:计算机(个人PC和服务器)、传输介质、网络适配器(网卡)、

网络操作系统

特点:网络覆盖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相对简单;软硬件设施及协议方面有所简化,

有相对规则的拓扑结构

(3)熟练掌握局域网的拓扑及其特点

1星形结构由中心节点和分支节点构成。中心节点是控制中心,传输速率快、

结构接单、建网络方便、便于控制和管理,但网络可靠性取决于中心点的

可靠性,一旦出现故障全网瘫痪。计算机网络中通常用集线器和交换机作为

中心连接设备。所有连接到集线器的设备同享同一介质,同一冲突域、广播

和带宽。

2总线型结构将各个设备节点和一根总线相连,易于布线和维护,结构简单,

传输介质是无源元件,从硬件角度看十分可靠,可扩充性好,节点设备的

插入与拆除都非常方便,节点间响应速度快,共享能力强,设备投入量少,

成本低,安装相当方便,当某个站出现故障对整个网络系统影响小。总线是

共享介质可用CSMA/CD来防止冲突,但总线的负载是有限的,所以工作站点

数量也有限,实时性较差,因为不是集中控制所以检测故障点要在各个站点

执行。可使用的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3环形结构网络上各个节点通过一条首尾相连的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闭合的环,整个数据是单向流动的。各节点地位相等彼此独立,某点出现

故障会自动旁路不影响全网工作,可靠性高。在短距离、拓扑简单时有较大

优势但不适合大规模长途骨干网。典型代表是令牌环局域网。

4混合型结构树形、环星形等

2.2局域网协议

(1)掌握LLC子层的功能、服务规范、协议

1IEEE.2是描述LLC子曾的功能及特性的协议规范

2LLC子层作为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使用MAC子层提供的服务,通过与

对等实体中的LLC子层的交互,为其上层及网络层提供服务。有三种类型的

服务规范:

2.1网络层与LLC子层间接口的服务规范:

LLC子层通过LLC服务访问节点SAP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分成三种类型:

无确认无连接的服务、无确认无连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虚电路)

2.2LLC子层与MAC子层间接口的服务规范

LLC子层通过介质访问控制服务访问点MSAP使用MAC子层为其提供

服务

2.3LLC子层与LLC子层间的服务规范

LLC子层的协议规范,其PDU格式为:

LLC数据是上层传输下来的用户数据,目的服务访问点DSAP、

源服务访问点SSAP、控制字段是LLC子层添加的控制头部

(2)了解MAC子层的功能、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1局域网中某个节点要向共享介质发送数据时,要先获得对介质的访问权,

MAC子层就是用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功能的网络实体

2根据介质访问控制权的归属,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根据各节点可用通信流量的分配方式,分为

同步方式(每个连接都被分配一定的传输带宽)

异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为各节点分配传输带宽,

分为循环式、预约式、竞争式)

(3)了解物理层的功能和协议规定

物理层实现比特流的传输,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

有关的特性包括

机械特性(连接器的标准)、

电气特性(导线的电气连接方式、信号电平、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

入阻抗等电气参数)、

功能特性(接口信号的特定功能)、

规程特性(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

2.3以太网

(1)掌握MAC子层协议

1以太网的MAC地址,6个字节即48比特,前3个字节是厂商向IEEE申请的

唯一组织标识符ONI(实际ONI只有22位),后3个字节为生产厂商自行

分配的网卡标识。全1位广播地址。MAC地址可表示为冒号分隔的6个数,

每个数字对应一个字节,用16进制表示

2以太网帧以64比特的前导字符作为开始

3以太网有两种帧格式:以太网标准DIX2.0版与IEEE.3兼容

以太网帧结构

IEEE.3帧结构

(2)掌握CSMA/CD访问方式

1CSMA/CD:节点以帧的形式发送数据,帧头部含有目的和源节点的地址。帧

在信道以广播方式传输,所有连接在信道上的设备都能检测到。当设备检测

到目的地址为自己的地址时,就接受帧携带的数据,并按照规定的链路协议

给源节点返回一个相应。

2为减少冲突发生,源节点在发送帧之前,首先要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

节点在发送载波信号。若监听到载波信号,则推迟发送,直到信道恢复空闲。

开始发送数据后,还要采用边发送边监听技术,若监听到干扰信号,就表示

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

3以太网时间槽:在10Mbit/s以太网中,一个帧的最小发送时间必须为51.2

微秒,即比特在10Mbit/s速率下的传播时间,则以太帧最小长度为64

字节,为保证最小帧长度,不足的空间要插入填充字节Pad。

(3)了解物理层的功能和协议规定

1物理层实现比特流的传输,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

有关的特性包括

机械特性(连接器的标准)、

电气特性(导线的电气连接方式、信号电平、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气参数)、

功能特性(接口信号的特定功能)、

规程特性(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

2常见以太网规范对比

2.4高速以太网

(1)了解快速以太网的标准、介质类型

见上表

(2)了解吉比特以太网的特点、介质类型

见上表

(3)掌握10Gbits/s以太网的特点、介质类型、工作模式、应用范围

见上表

(4)熟练掌握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技术是在多端口网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交换机上有一个

查找表,用来存放端口及其对应设备的MAC地址。数据帧的源和目的MAC

地址都统计入和端口的对应中。

2.5无线局域网

(1)了解使用无线局域网的场合

适用于无固定工作场所的使用者,有线局域网架设受到环境

限制,作为有线局域网的备用系统,搭建临时网络如会议、客户演示、展会等

(2)熟练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构成方式

点对点、点对多点(集中控制)、分布式

(3)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IEEE.11

(4)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安全

1认证wifi推荐的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WPA(wifiprotectedaccess)

分两种:IEEE.1x+EPA(上层认证协议如RADIUS服务器)

WPA-PSK(预共享密匙)

2数据加密:有效等效加密WEB协议,采用R4C加密算法。

目前wifi联盟推荐使用TKIP协议,也采用

IEEE.11i还定义了AES全新加密算法,对称的块加密技术。

(5)了解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1无线局域网有线的延伸,具有高速传输能力和灵活性

2发展前景:移动IP(WLAN跨IP子网漫游,使用本地代理和外地代理的

特殊路由器对终端所处的网络进行管理,可在IP

网络的多个子网内使用同一个IP地址)

双频多模WLAN(2.4G和5Ghz频段,工作与多个标准中)

2.6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1)掌握局域网需求分析的内容和要求

1用户的基本情况分析

2局域网的网络应用需求

3局域网的网络连接需求

4局域网的网络性能需求

5局域网的网络安全需求

(2)掌握网络设计原则和目标

目标:满足用户需求

原则:性价比高,统一建网模式,统一网络协议,保证可靠性和稳定性,

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具有一定程度的

安全性和保密性,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3)熟练掌握网络总体设计的内容

1局域网技术选择(原有网络系统和其设备的利用,传输速率和带宽,

传输距离,网络费用,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兼容性)

2网络拓扑结构设计(需对网络系统进行相应的分层,需考虑对原有系统的

资源利用和继承问题,需考虑实际环境)

3IP地址规划

4子网划分VLAN规划

5Internet接入设计

6安全性设计(安全区域划分,设置防火墙,主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等)

(4)了解设备选项和配置的基本要求

网络设备(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服务器

第三章互联网

3.1网络互连设备

(1)掌握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网络层,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网络层的功能,包括:

网络互连(支持各种广域网和局域网接口来实现互连)、

数据处理(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

网络管理(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

(2)了解路由器各接口的使用

材料无相关内容

(3)掌握网关的主要功能

网关用于连接网络层之上执行不同协议的子网,组成异构型的互联网,能

对互不兼容的高层协议进行转换。在TCP/IP网络中,网关有时就指路由器。

3.2Internet协议

(1)了解IP协议结构

1IP协议首部组成,每一行32比特(4字节),前20个字节(即5行)是

固定的,后面跟着可变的选项部分,IP协议首部最长60字节(可变选项

最长40字节),之后是来自上层的数据部分。

2结构

(2)掌握IP地址分类

1IP网络中,每个设备都用一个IP地址进行标识,IP地址共32位,被分

成了ABCDE共5种类型,同时把32位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大部分

2A类地址开头1位强制0使用头7位作为网络号,后24位作为主机号,

可拥有网络号2*7次方-2个,主机数2*24次方-2个主机数。

B类地址开头2位强制10使用头14位作为网络号,后16位作为

主机号,可拥有网络号2*14次方-2个,主机数2*16次方-2个主机数。

C类地址开头3位强制使用头21位作为网络号,后8位作为

主机号,可拥有网络号2*21次方-2个,主机数2*16次方-2个主机数。

D类地址勇于多播地址,E类地址被保留做研究,D、E不用互联网

位都是全1的是局域网的广播网,都是0代表本机,第一个字节

是为回路测试地址;不管IP中的网络号多少,主机位都是1,这个分组就是这个网络的广播包

(3)掌握IP子网技术

1把主机位的一部分作为子网号码,形成了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2子网掩码为1的部分标识了网络号+子网号的位数,0的部分标识了

主机号位数。主机的IP地址和掩码地址按照二进制展开做布尔运算可以

得出网络号

(4)了解ICMP协议结构和报文分类

1网络控制信息协议,当一个分组无法到达目的站点或TTL超时后路由器

丢弃该分组,并向源主机返回一个目的不可达的ICMP报文。

2ICMP没有使用专用的数据包格式,其首部使用IP首部。

3可应用ICMP来检测网络及节点运行情况,PING命令就是使用ICMP

(5)掌握IP地址和MAC地址转换技术

ARP:把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MAC,建立ARP表的方式

RARP:设备发送RARP广播给RARP服务器,后者反馈给设备其IP地址

3.3IPv6

(1)掌握IPv6协议格式

IPv6数据报头简单了很多,地址扩展到了位

(2)掌握IPv6地址分类

1IPv6地址属于接口不属于节点,一个节点任意一个接口的单播地址都

可以用来表示该节点,三种地址类型:

单播地址(单播地址是连续的,一个标识符仅标识一个接口情况)

多播地址(一个地址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通常是属于不同节点,

所以可表示一组节点)

任意播地址(也是一个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

2IPv6地址位,以16位为一组共8组,每组用冒号隔开,

16位内每四位用一个十六进制位表示,则每个组用4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如

21DA:00D3::2F3B:02AA:00FF:FE28:9C5A,

符合::可以压缩地址中的连续0,但只能用一次

3IPv6和IPv4过渡时期可以使用混合表示的方式

X:X:X:X:X:X:d.d.d.d

头6个组用4个十六进制表示,后两个组(16*2=32位)仍用4个十进制数

4IPv6地址分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状态自动设定方式,和IPv4的DHCP

一样,另一种是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主机向本地路由器传送路由器

请求配置信息,路由器响应请求,分配可聚全球单播地址前缀,主机根据分

给的全球地址前缀和自己的接口ID来配置全球地址,就可以接入互联网)

(3)理解IPv4和IPv6相互访问技术

1双协议栈,IP地址耗尽问题还是没解决,需要双路由基础设置增加了

网络复杂度

2隧道技术,IPv6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并不能解决

IPv6和IPv4节点之间互通问题

3协议翻译技术,使用转换网关做IP地址转换和协议翻译

3.4Internet路由协议

(1)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概念

1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

信息更新路由表的过程,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2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根据自治域来划分内外。

内部网关协议常用RIP和OSPF,外部网关协议常用BGP和BGP4

(2)掌握RIP协议工作原理

1RIP使用最为广泛,依靠物理网络的广播功能来迅速交换选路信息,基于

本地网的矢量距离(跳数)选路算法来直接实现。

2运行RIP的路由器每个30s广播一次报文,包含了路由器当前的选路

数据库中的信息。同时所有运行RIP的路由器都要监听所有广播报文,并

根据矢量距离算法来更新选路表。

3RIP工作在UDP上的端口

(3)掌握OSPF协议工作原理

1OSPF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信息,一个路由域内(AS,一组通过

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所有的OSPF路由器

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其内存放的是该路由域内相

应链路的状态信息,通过该数据库计算的路由表

2链路状态算法:路由器初始化或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增减路由器,链路状态

改变等),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广播LAS数据包;所有路由器通过泛洪的方

法来扩散和交换链路状态数据,直到稳定;网络稳定即OSPF路由协议收敛

后,各个路由器根据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数据库计算各自的路由表;当网络

稳定时,其传递的链路状态信息是比较少的。

3一个路由域AS可进一步划分出区域来。OSPF可进一步划分为:

内部路由器(区域内)、区域边界路由器、AS边界路由器、指定路由器(DR,

通过OSPFhello数据包传送,根据广播性网段中选出来的最大ID号的

路由器,还由选出的备用指定路由器BDR)

4OSPF协议工作过程:区域内路由器、建立OSPF交互关系Adjacency、

域间路由、AS外部路由、OSPF路由协议验证

(4)掌握BGP协议工作原理

1BGP是因特网选路的实际标准,可提供一个可控制的无循环的路由,用来

在AS之间传递选路信息的路径向量协议。工作在TCP上的端口

2最初所有候选BGP路由都被交换,当网络信息改变时就发送更新。

3.5城域网

(1)掌握城域网的含义和结构

1城域网是指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在城市和郊区范围内实现信息传输

和交换的一种网络。宽带IP城域网是宽带骨干网在城市范围内的延伸,由

IP城域网骨干网(包括核心层、业务接入控制层和汇聚层)和城域接入网

组成

2城域网架构图

3核心层:负责业务接入控制层和汇聚层数据的快速转发,以及整个城域网

路由表的维护,同时与IP广域骨干网互联,提供城市的高速IP数据出口

业务接入控制层:实现城域网用户的接入认证控制、QoS策略控制和计费

统计等,负责转接汇聚层的流量。业务接入控制层设备为宽带网络网关BNG,

可单独设置为SR、BRAS、MSE等

汇聚层:提供基本的数据收敛和转发,即电信大二层交换机。

接入层:提供各种类型用户的就近接入

(2)掌握宽带IP城域网路由和传输技术

1城域网一般自成一个自治域,与省骨干网络路由域完全隔离。IP城域网

与上级省骨干网之间采用BGP-4进行路由沟通,自治域内选用合适的IGP

如OSPF或ISIS

2宽带IP城域网的骨干网络的传送技术可采用OTN,通过路由器的POS、

以太网端口经光纤直连等。较低的层次或较小规模还可使用SDH/MSTP等

(3)掌握宽带IP城域网认证技术

1AAA与RADIUS协议,AAA是指认证(用户是否有访问权)、授权(用户可以

使用)、计费(记录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

2PPPoE接入认证技术

3DHCP+认证技术

4.1x接入认证技术

(4)了解宽带IP城域网的管理方式

带内网络管理、带外网络管理、两种方式同时使用,或者两种方式混用

一般是城域网汇聚层及其以上用带外,以下用带内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

4.1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1)熟悉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用统一的方法管理各主机之间的通信和

共享资源的利用,除提供单机操作系统的各项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网络通信、共享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网络服务、互操作、

提供网络接口。

2网络操作系统的特此,除单机系统的并发、资源共享、虚拟和异步性外,还

引入开放性、一致性和透明性

(2)了解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性的内容

用户账号安全性、时间限制(用户注册的时间)、站点限制(用户注册的站点)、

磁盘空间限制、传输介质的安全性(电缆易被窃听)、加密(对数据库和文件)、

审计(鉴别窃听用户)

(3)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

1网络环境下的操作系统需配置网络通信管理模块,是操作系统和网络之间

的接口。它有两个界面,一个与网络相连另一个与本机系统相连,分别称为

网络接口界面和系统接口界面。

2网络接口界面主要功能是使本机系统和网络中其他系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需适配支持网络通信的软件即网络协议软件;系统接口界面主要功能是管理

本机系统中的系统进程或用户进程,以便简便地访问网中各种资源,也实现

网络中其他用户访问本机。

(4)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组成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1NOS大多数采用服务器/客户机模式,服务器上配置NOS核心部分,对

客户机配置工作站网络软件

2NOS分为四个部分:

网络环境软件,配置于服务器上,使得高速并发执行的多任务具有良好的

网络环境,管理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的传送,提供高速的

多用户文件系统

网络管理软件,管理网络安全性,容错,备份软件,性能检测

网络服务软件,配置在服务器和工作站上,面向用户提供如多用户文件

服务,打印和邮件服务等

工作站网络软件,实现客户机与服务器的互联,使工作站上的用户能访问

服务器上的文件并共享资源

(5)了解网络操作系统和OIS/RM的对应关系

NOS分为3个部分:网络驱动程序(2-3层)、

网络协议软件(2-7层)和应用程序接口(7层)

4.2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1)了解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特点

兼容性和可靠性,友好的界面,丰富的配套应用产品,便于安装和使用,

优良的安全性,多任务和多线程,强大的内置网络功能,内置对远程的访问,

缺陷(管理复杂,开发环境有待进步)

(2)熟练掌握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网络基本概念

1工作组:一种将资源、管理和安全性发布在整个网络里的网络方案。工作组

中的所有计算机都是平等关系,没有从属主次之分,每一台电脑都要管理自

己的用户账号,也包括由较多成员组成的工作组的管理。优点是对少量较集

中的工作站很方便,维护少、实现简单。缺点是对工作站较多的网络管理方

案不合适,无集中式管理使得网络效率较低、管理混乱、安全性难保证。

2windows域:是一组用户、服务器和其他共享账号和安全信息的资源,建域

是为了方便对资源和安全的组织与管理。

3用户和用户组:分为全局组(可以通行所有域),本地组(可以包含本域中

的用户、本域中的全局组用户等),特殊组

4支持的网络协议:NetBEUI、IPX/SPX协议、TCP/IP、DHCP、WINS

5活动目录:是一个分布式的目录,可以理解为一个树形的数据库,服务

信息可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保证用户能快速访问

(3)掌握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网络相关基本操作

ipconfig为每个已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

ping发送诊断测试包

arp查看ARP高速缓存的当前内容

route+print显示路由表中的当前项目;+add添加新路由项目给路由表;

+change修改数据的传输路由;+delete从路由表中删除路由

tracert显示数据报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及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

netstat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

IP路由表等

4.3UNIX操作系统

(1)熟练掌握UNIX的功能

1支持网络基础设施所必须的TCP/IP栈和其他所有基本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

2可当担windows、netware和macintosh客户机的文件服务器

3可高效和安全地满足当前网络在增长、变化和稳定性方面的需求

4和其他网络操作系统一样实现资源共享,但方式不同

5已具备丰富的应用和服务,在远程计算模型中可以资源共享

(2)熟练掌握UNIX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1内核,是其核心,直接控制着计算机的各种资源,能有效管理硬件设备、

内存空间和进程等,使得用户程序不受错综复杂的硬件事件细节的影响。

内核不能由用户任意变化,大致分为存储管理、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和

文件系统管理

2shell是内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是命令解释器

3文件系统可对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进行组织管理,通常是按照目录层次

的方式进行组织

(3)掌握UNIXshell常用命令

pwd显示当前目录路径,cd改变当前的目录,

rm删除文件及目录,ls显示目录内容

mkdir/rmdir/cat/more/cp/mv与dos用户基本一致

tar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库存放在磁带或磁盘上

cpio从文件库中获取文件或目录出来或将数据拷贝到文件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