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客户对电气产品的信任,做好产品认证可以有效推进产品的市场推广,而CQC产品认证和CCC产品认证是很容易混淆的两种认证方式,今天我们就CQC产品认证的相关知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国从年5月1日起实行国家强制认证制度(CCC),对于列入CCC目录的产品实行强制认证,对于未列入目录的产品若需要认证,采用自愿认证的方式,CQC自愿性认证标志见CQC标志管理。
对CCC目录外的产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已发布《电工类自愿认证目录》和相关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QC产品认证的模式是:型式试验+初次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认证的申请,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
工厂审核关键文件
(1)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
(2)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6)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
(7)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8)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9)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1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12)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应有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工厂审核必要记录
(1)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
(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3)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
(4)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的记录;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
(6)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7)内部审核的记录;
(8)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9)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
(10)标志使用执行情况记录;
(11)运行检验的不合格纠正记录;
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至少24个月,以确保本次检查完之后产生的所有记录,在下次检查时都能查到。
工厂审核易出现问题及应对措施
实际使用的备案原材料供方发生了调整;部分企业申请备案时,原材料生产厂家仅有一种,后来供方变化后更换为其他生产厂家但未进行变更申请。企业申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材料供方,规避后期经营及审核风险。
涉及到的备案产品进行了设计更改;应及时按照更改情况与监管部门沟通,并进行必要的变更。
确认检验或例行检验项目与文件规定的不一致;多数企业对电机接地电阻和接触电阻不检测,操作人员也不清楚具体的内容要求;建议参加权威机构的培训。
认证产品试验用的设备未经过检定;列出必要的设备清单并按期检定。
内审过程中未涉及认证产品的内容;建议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专项审核。
当企业营业执照相关的信息发生变化时,未及时进行变更申请;
电机铭牌标识中涉及的产品名称发生改变,如申请备案产品名称为“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企业后来变更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