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冲击加速了民宿业的洗牌进程,有人退出,但也有更多人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品牌化、集群化、规范化逐渐成为行业趋势,一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在困扰着民宿业者。比如,市场越来越火,但怎样才能更有特色?如何做到展现自然资源优势与优化入住体验的融合?让客人百住不厌真有那么难吗?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有业者意识到,或许要从游客愈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出发才能找到。
消费者:要舒适也要对胃口
“我当时穿着睡衣站在院子里,瑟瑟发抖地等待管家帮我把那些叫不上名的虫子一一从房间‘请’出去,甭提多尴尬了!”“为了能在乡野静谧的环境中好好睡一晚,我定了一间价格不菲的民宿,没想到跟几只飞来飞去的蝙蝠对峙了一夜。”……前不久,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举办了一场线上民宿消费者座谈会,在入住体验分享环节,几位消费者直截了当地将他们认为民宿需要改进的方面“点”了出来。
像这样的消费者座谈会,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已经举办了三届,与前两届相比,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消费者年轻化、需求个性化趋势更加明显。“希望入住民宿时能获得更为安心舒适的空间。”成为座谈会上最集中的诉求。
一位95后女性消费者讲述她入住乡村民宿的经历时说:“民宿周边的生态好的确是吸引我们的卖点,但是不等于我们要忍受和各类生物共处一室。保持客房的清洁卫生是第一位的,希望民宿能够更注重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在城市长大我们来说,虽然对乡村生活充满好奇与向往,但是远离现代化便捷的生活依然会让我们感到不适,希望乡村民宿可以在保留乡土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客人住得更加舒适。”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00后学生小畅建议道。
此外,“希望民宿主人和管家能够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度”也成为消费者的一个期待。现在,80后北京游客赵女士已不再愿意招呼家人到民宿“生火做饭”了。她说:“本来出去玩是为了放松,选择住民宿看重的是一大家子亲朋好友能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没想到有一次入住一家提供自助厨房的民宿,结果天天被民宿管家催着洗碗,以至于我们吃完饭就开始焦虑。如果民宿的服务能更人性化一些就好了。”
“当消费者变得成熟、理性甚至敏感时,也考验着民宿业者待人接物的智慧。”有民宿标准认证工作经验的消费者宋先生举例,海边民宿、稻田民宿风景虽好,但也存在投诉率高的风险。比如,客人想在海边看日出,如果遇到阴天没看成,可能会给民宿差评。稻田民宿周边生态好,但夜晚蛙叫声此起彼伏影响客人睡眠,由此也可能遭到差评。“民宿经营者一定要及时发现潜在的投诉风险,在销售时提前告知客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对民宿管家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投诉处理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容易获得客人的认可。”
座谈会上,多数消费者都提到,如果能遇到极具特色的民宿,恰好民宿主人又与自己有着相同的爱好,一定会再次去打卡。
对于95后生活体验博主“大魔王”来说,最